關于推動自治區“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的函
一、建立協調機制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會同區直有關部門(單位)建立協調機制,負責協調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促進形成政策、資金、技術等相關資源要素合力。
(一)成立協調推進小組。自治區“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協調推進小組(以下簡稱“自治區協調推進小組”)由自治區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等18個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負責統籌協調指導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各項工作。
(二)成立技術專家庫。自治區“無廢城市”建設技術專家庫按照工業固體廢物、生活源固體廢物、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工業危險廢物5個領域設置,由相關職能部門推薦專家組成,負責開展相關領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的專業技術咨詢指導。
二、落實主體責任
(一)強化組織領導。銀川市、石嘴山市要成立以政府領導擔任組長,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相關組織領導機構,做到目標任務化、任務項目化、項目責任化。強化建設工作系統性、協同性、配套性,構建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體系。建立重點領域“無廢城市”建設廢物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四個清單”,逐級細化分解各項任務,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強工作調度、督導和考核,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二)科學編制方案。銀川市、石嘴山市要參照《工作方案》和指標體系及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編制指南》有關要求,突出大宗工業固體廢物、主要農業廢棄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險廢物等五大領域,立足城市發展現狀、資源稟賦、產業布局、發展階段、固體廢物產生和利用處置現狀等,摸排現狀情況,梳理重點任務,科學編制切實可行的“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應于2022年7月底前以地市黨委、政府文件印發并組織實施,并報送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和生態環境部。同時,堅持“時間服從質量”原則,確需延遲發布的,應與生態環境部相關單位溝通協商。
(三)高效推動落實。銀川市、石嘴山市要研究完善政策體系,結合財力統籌安排資金,支持區域固體廢物集中處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工作。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建立完善多元化投入渠道,充分吸引社會資本加大投入。鼓勵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進行產學研合作,促進先進適用技術轉化落地。每年年底前,從“無廢城市”建設總體情況、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等方面,形成總結報告,并于次年1月底前報送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寧東和其他地市參照“無廢城市”建設相關工作要求,及早謀劃,主動對標對表開展相關領域工作。
三、明確目標任務
(一)指導編制方案。自治區“無廢城市”建設協調推進小組成員單位(以下簡稱“各成員單位”)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結合各自工作職責,找準吃透建設任務和指標說明,服務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科學編制《“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建設指標體系和工作目標、工作任務、時間節點、責任單位,確保編制任務按時限完成。
(二)細化落實指標。各成員單位要對照《工作方案》中的建設指標要求,認真梳理,對已經明確的指標盡快指導實施。需要制定實施細則的,抓緊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健全完善制度,提升精準性和協同性;需要國家有關部委審核批復的,先行提出具體建議,主動與相關部委溝通銜接,爭取盡快出臺配套文件,確保各項建設任務落地落實落細。
(三)加強督查檢查。落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要求,把“無廢城市”建設與固體廢物管理有機結合,納入對各地各部門績效考核內容,強力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形成各負其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和服務指導,對行動遲緩、推諉扯皮、落實不力的,通報批評、責令整改;對完不成工作任務、達不到預期目標的,要求作出說明,欠賬較大的嚴肅問責。
四、強化協調指導
(一)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各成員單位要緊盯重要政策、重大事項、重點項目,主動跟蹤銜接匯報,全力爭取國家部委在政策實施、體制創新、項目建設等方面更大支持,確保盡早落地實施,并在自治區層面給予政策、技術、資金、項目等方面支持。
(二)加強部門協同推進。各成員單位切實增強全局意識和協作精神,完善部門工作機制,加強組織動員和督導實施,共同推進前期工作、共同爭取國家支持、共同推動任務落實,形成上下銜接、相互貫通、整體發力的工作機制,集中力量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工作。
(三)及時組織成效評估。自治區“無廢城市”建設協調推進小組將不定期對銀川市、石嘴山市開展工作指導和成效評估,于次年3月底前將總結報告報送生態環境部。對重大問題及時組織會商協調,對開展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領域,適時組織開展經驗交流。
附件:自治區“無廢城市”建設協調推進小組
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代章)
2022年6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自治區“無廢城市”建設協調推進小組
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等18部委《關于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環固體〔2021〕144號,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有關精神,指導推動銀川市、石嘴山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經商各有關部門同意,成立自治區“無廢城市”建設協調推進小組(以下簡稱協調推進小組)。
一、主要職責
負責指導推進銀川市、石嘴山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具體開展政策和業務工作指導支持,定期調度督導建設進度,及時總結推廣工作經驗,協力推動落實“無廢城市”建設任務。
二、組成人員
協調推進小組由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牽頭,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廳、統計局、供銷社、機關事務管理局、稅務局、郵政管理局、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寧夏銀保監局等單位參加。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等部門分管負責同志擔任副組長,其他成員單位有關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
三、運行機制
根據工作需要,協調推進小組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有關重大問題和相關事宜,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務,并及時向生態環境部及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報告工作進展。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對標“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相關內容,指導科學編制實施方案,不斷完善制度、市場、技術、監管體系,強化宣傳引導,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指導推動銀川市、石嘴山市高標準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工作。
四、職責分工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我區“無廢城市”相關項目建設。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大幅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推動可降解替代產品應用,加強廢棄塑料制品回收利用。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開展綠色工廠、低碳綠色園區建設,實現原料無害化、工業固廢資源化、能源低碳化。推廣一批先進適用技術裝備,促進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業規模化、高值化、集約化發展,推動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石化等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工作。
自治區財政廳:統籌安排資金,加大對無廢城市相關項目的支持。增加政府綠色采購中循環利用產品種類,加大采購力度。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開展綠色礦山、“無廢礦區”建設。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按照協調推進小組工作需要,組織召開“無廢城市”建設任務推進會、研究分析會等會議,研究有關重大問題和事宜,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務,定期向協調推進小組匯報工作情況,向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生態環境部報送有關工作報告。負責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切實防控環境風險,指導落實“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中危險廢物(含醫療廢物)處置相關任務。
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推廣綠色建筑,推行綠色建造方式,提倡綠色構造、綠色施工、綠色室內裝修,促進城市和農村生活源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指導落實“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中建筑業源頭減量、生活領域源頭減量、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生活領域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生活領域固體廢物處置等相關任務。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負責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促進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提升主要農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指導落實“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中農業源頭減量、生活領域源頭減量和生活領域固體廢物處置中涉及農村任務、農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農業固體廢物處置等相關任務。
自治區商務廳: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在商場、餐飲等服務性行業中推廣使用可循環利用物品。創建綠色商場,培育一批應用節能技術、銷售綠色產品、提供綠色服務的綠色流通主體。
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無廢景區”建設。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強化醫療廢物源頭分類管理,推動醫療衛生機構對醫療廢物按規范分類。指導落實“無廢城市”建設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回收率、醫療廢物收集處置體系覆蓋率等指標。
自治區市場監管廳:配合相關部門制定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地方標準。
自治區統計局: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落實“無廢城市”建設相關數據統計工作。
自治區供銷社: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推進垃圾分類收運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促進玻璃等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
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局: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以節約型機關為抓手,大力倡導“無廢”理念,推動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寧夏稅務局: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落實好現有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等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固體廢物綜合利用。
寧夏郵政管理局: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提高符合標準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
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落實“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中“無廢城市”綠色貸款余額、“無廢城市”綠色債券存量等指標。
寧夏銀保監局:指導銀川市、石嘴山市落實“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中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覆蓋率指標。
協調推進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平學智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副書記、廳長
副組長:陳建華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蔣哲文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潘存國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楊普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總經濟師
康波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
成員:何天文 自治區財政廳副廳長
呂世民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梁萬榮 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
蔡菊 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宋晨陽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王為民 自治區市場監管廳副廳長
梁建民 自治區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正虎 自治區供銷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
郝志忠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局公共機構節能處處長
李戈 寧夏稅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文 寧夏郵政管理局副局長
陳希鳳 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任明東 寧夏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協調推進小組辦公室成員名單
主任:任培軍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處長
成員:梁大煒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三級調研員
張建平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節能與綜合利用處處長
趙連峰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綜合執法監督局局長
楊發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
王海源 自治區財政廳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處副處長
謝雨陽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礦產資源保護監督處副處長朱東 自治區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
熊勝躍 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副處長
楊廷江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醫政藥政管理處處長
陳保東 自治區市場監管廳產品質量監督處副處長
殷榮玉 自治區統計局能源與資源統計處處長
楊明斌 自治區供銷社市場服務處處長
田虓華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局公共機構節能處副處長
蔡林 寧夏稅務局資源和環境稅處一級主任科員
魏克全 寧夏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
王進會 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金融研究處處長
余志祥 寧夏銀保監局統信處處長
專家組名單
一、工業固體廢物領域專家
王翠萍 甘肅省建材科研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寧夏分公司總經理(院長) 正高級工程師13895374358
勾朝剛 銀川盤古長興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注冊能源管理師17711892051
吳學華 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土資源調查監測院正高職高級工程師13995192439
趙震宇 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土資源調查監測院高級工程師18895000162
高宇寧夏自然資源信息中心正高職高級工程師13079582502
柴爾慧寧夏礦產地質調查院(退休)正高職高級工程師13909577290
汪棟剛寧夏基礎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13629509616
二、生活源和建筑垃圾領域專家
張俊巍 寧夏旅游飯店協會秘書長、國家五星級飯店評定員18795119966
張成全 銀川九天隆盛旅游規劃設計有限公司17795077717
楊寶忠 寧夏醫科大總院主任醫師13995208391
余淑霞 自治區人民醫院主治醫師13519209979
陳興華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主治醫師15296970762
王德全 寧夏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副教授13709512062
王平 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正高級高級工程師13895649629
文娜 自治區生態環境污染防治中心固體廢物管理科13629502706
三、農業固體廢物領域專家
馬建軍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研究員13709519309
王君梅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研究員13723385890
繞永華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二級調研員13709574052
李世忠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高級工程師17395033461
王長軍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副研究員18909509782
王江 寧夏休閑農業協會秘書長13469608555
劉飛 自治區供銷社市場服務處一級科員13895601161
四、危險廢物領域專家
楊華 自治區生態環境污染防治中心總工程師17395133395
柴春紅 自治區生態環境污染防治中心危險廢物管理科13895676270
薛蓀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13995012152
馬西武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危化品專干13723380681
羅雨宸 自治區人民醫院18295101400